根据《旧唐书》《资治通鉴》等典籍的记载泸深在线,贞观六年(632年)十二月,唐太宗亲自前往监狱巡视。当时狱中共有三百九十名死刑犯,他们按照律法将在来年秋季被处决。唐太宗站在铁窗之前,看着这些即将被判处极刑的囚徒,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怜悯。虽然他们因触犯大罪而难逃刑罚,但毕竟仍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。于是他便开口问道:“你们还有什么最后的心愿吗?”
当场便有一名囚犯泪流满面泸深在线,跪倒在地,哀求说:“我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和妻儿,如果能在临死前再见他们一面,便死而无憾!”这一句话唤醒了众多囚徒心中深埋的愿望,他们也纷纷叩首,请求皇帝赐予自己同样的机会。唐太宗沉思片刻,当即决定将他们全数放回家中,让他们得以与亲人团聚。随行的大臣中立刻有人表示担忧:这些人都是死囚,若放他们离开,如何确保他们还会回到监狱里?然而唐太宗心中已有定计,他没有采纳大臣的意见,而是信任这些囚徒的承诺,只与他们约定,来年秋天执行刑罚之前必须如期返回。
这些死囚获准回家后,皆与家人共度了生命中最珍贵、最温情的一段时光。对他们而言,这个年夜饭不仅是团圆,更是诀别。面对唐太宗的宽宥与信任,他们深受感动,暗下决心必须守约。秋决之期临近时,三百九十名囚徒竟无一人失信,全数归来。此事震动朝野,世人皆惊叹,这几乎堪称一场奇迹。
展开剩余57%唐太宗得知后心中十分欣慰。他认为,人心本有善恶两面,若能激发其善念,便能使恶人向善;若一味刺激其恶,则可能将良善之人推向深渊。既然这些人能够遵守承诺,说明他们心中已有善意与悔意,因此再无必要加以处死。于是,唐太宗作出了更加出乎意料的决定——彻底赦免三百九十名死囚的死罪,让他们重返家庭,从此得以新生。
白居易在《七德舞》中对此事予以高度赞颂,诗中有“死囚四百来归狱”的句子,以此彰显唐太宗的仁慈与恢弘胸怀。事实上,唐太宗一生中展现仁政的事例不胜枚举。比如贞观十九年(645年)十一月,他在东征归途中经过易州,地方官陈元寿特意献上新鲜蔬菜。要知道,北方十一月已是冰天雪地,为了迎合皇帝,陈元寿让百姓烧火取暖,在地室中勉强培育出蔬菜。唐太宗得知真相后,勃然大怒,斥责此举扰民,当即罢免其官职,以示严禁一切劳民伤财之事。
宋代文豪欧阳修曾在《纵囚论》中认为,唐太宗释放死囚是沽名钓誉之举。但从后世来看,唐太宗在统一大唐、励精图治、虚心纳谏、任贤使能等方面的政绩,已使“贞观之治”成为后世称颂的典范,他本人更被尊为“天可汗”。若仅为博取虚名,又怎能建立如此盛世?可见唐太宗的仁心并非表演,而是真正出自肺腑。他的宽宏与气度,已超越寻常帝王所能及,值得后世长久铭记与敬仰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实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